太阳神HELIOS 44M-4

Helios 44


  Helios 44型135镜头自1950年年初开始研制,基于卡尔-蔡司-耶拿的Biotar 2/58镜头的光学设计,最初被称为“BTK”,即BioTar Krasnogorskij,大意为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Biotar镜头。该镜头1958年开始在KMZ工厂正式生产,后来螺口的格里奥斯44镜头搬迁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BELOMO厂生产,卡口镜头依然在KMZ厂生产。1972年,格里奥斯44M问世,标志着该镜头开始向现代镜头演变;1981年格里奥斯44M -4定型,此后逐渐延伸出一个庞大的镜头家族。 Helios 44镜头有多重卡口,除了早期的插刀式之外,还有PK卡口、L39螺口和M42螺口。 Helios 44镜头均采用双高斯结构,使得该镜头可以轻松提供F2的大光圈,同时能够自动校正很多像差。但是由于早期双高斯结构设计上的问题,光圈全开时像场边缘部位的球形畸变校正不彻底,导致焦外光斑被压缩成椭圆形状,越靠近边缘变形越厉害,当焦外是明亮的杂乱光斑时能够形成所谓“漩涡散景”,即大家通常所说的漩焦。 Helios 44镜头版本繁多,如 Helios-44、Helios-44-2、Helios-44-7、Helios-44M、Helios-44M-4、以及后续的Helios-44M-5、Helios-44M-6和Helios-44M-7等。最早因为Helios-44-2有八片光圈,故有“八羽怪”的别称 Helios-44-2有两个用于控制光圈的光圈环,一个是无级调整光圈大小的光圈环,另一个环带有刻度,用于锁定最小光圈,以便在最大光圈下取景完毕后能迅速回到想用的光圈进行拍摄。 从Helios-44M开始,加入了自动顶针,光圈环减少为一个并带有刻度。镜头前面是对焦环,后面是光圈环,使用起来的感觉和如今的手动头一样。从Helios-44M-4开始,开始采用多层镀膜技术,分辨率大为提高


IMG_0008.md.jpg
IMG_0010.md.jpg


样片

Canon Kiss X3 f2 0.5‘ ISO 100 FUJIFILM XT3 f4 FUJIFILM XT3 f8

作者

椰椰雪球

发布于

2020-05-07

更新于

2021-11-07

许可协议

评论

Your browser is out-of-date!
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&npsb;Update my browser now

×